Etrasimod伊曲莫德 vs. Ozanimod:两种S1P调节剂在IBD中的疗效对比
发布时间:2025-05-21
炎症性肠病(IBD)包括溃疡性结肠炎(UC)和克罗恩病,传统疗法存在疗效不足或安全性问题。Etrasimod(伊曲莫德)与Ozanimod均为鞘氨醇-1-磷酸(S1P)受体调节剂,通过调控淋巴细胞迁移发挥抗炎作用,但两者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。
作用机制对比
Etrasimod:
高选择性作用于S1PR1、S1PR4、S1PR5受体,减少淋巴细胞从淋巴结迁移至肠道,降低炎症反应。
对S1PR4的激活可能增强调节性T细胞功能,进一步抑制免疫反应。
Ozanimod:
主要作用于S1PR1、S1PR5受体,阻断淋巴细胞外流,减少肠道黏膜免疫细胞浸润。
对S1PR5的激活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,但临床中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。
临床试验数据对比
诱导期疗效:
Etrasimod:ELEVATE UC 12研究显示,12周时临床缓解率达25%(改良Mayo评分≤2分且无内镜炎症),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5%。
Ozanimod:True North研究显示,10周时临床缓解率为18.4%,安慰剂组为6.0%。
维持期疗效:
Etrasimod:OASIS开放标签扩展研究显示,52周时临床缓解率达60%,内镜改善率为69%。
Ozanimod:True North维持期研究显示,52周时临床缓解率为37%,安慰剂组为18.5%。
黏膜愈合率:
Etrasimod:21%的患者实现黏膜愈合(Mayo内镜评分0分),显著高于乌帕替尼(18%)和英夫利昔单抗(15%)。
Ozanimod:黏膜愈合率未单独报告,但内镜改善率为46%(维持期)。
安全性对比
淋巴细胞减少:
Etrasimod:12周时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从基线1.8×10⁹/L降至1.2×10⁹/L,3级及以上发生率仅3.2%。
Ozanimod:10周时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从基线2.0×10⁹/L降至1.1×10⁹/L,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4.5%。
感染风险:
Etrasimod:严重感染发生率为2.1%,机会性感染(如带状疱疹)为1.5%。
Ozanimod:严重感染发生率为2.3%,机会性感染为1.8%。
心脏安全性:
Etrasimod:未延长QTc间期,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%。
Ozanimod:治疗初期可能引起短暂心动过缓,但发生率低于3%,且无临床显著性。
临床应用建议
Etrasimod:
适用于对传统疗法或生物制剂应答不足的中重度UC患者,尤其是需快速控制症状者(2日快速应答,3日腹泻缓解)。
剂量为2mg/d,无需剂量滴定,依从性更高。
Ozanimod:
适用于中重度UC患者,尤其是有心血管风险者(需监测心率)。
剂量为0.92mg/d,需7天剂量滴定,起效稍慢(10周临床缓解)。
Etrasimod在临床缓解率和黏膜愈合率上优于Ozanimod,且心脏安全性更佳;而Ozanimod在长期维持治疗中仍表现出色。临床选择需结合患者个体特征(如合并症、治疗史)优化方案。
如需购买伊曲莫德(Etrasimod),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 下单,www.ingpharma.com是印度全球药房(ING药房)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,若有疑问,可咨询ING药房客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