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西米尼 vs. 其他TKI:在耐药CML患者中的疗效对比

发布时间:2025-07-03

  慢性髓系白血病(CML)的治疗长期依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,但约20%-30%的患者因耐药突变或药物毒性面临治疗失败。阿西米尼(Asciminib)作为全球首个STAMP抑制剂,通过靶向ABL肉豆蔻酰口袋的变构抑制机制,为耐药CML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。

  核心疗效指标:分子学反应率显著提升

  ASCEMBL研究纳入233例对≥2种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CML患者,随机分配至阿西米尼组(40mg bid)或博舒替尼组(500mg qd)。中位随访2.3年后,阿西米尼组第96周主要分子学反应(MMR)率达37.6%,显著高于博舒替尼组的15.8%(P=0.001)。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:

  T315I突变患者:阿西米尼单药治疗MMR率达49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24个月,远超传统TKI治疗的历史数据(PFS约6-9个月)。

  非T315I突变患者:持续治疗2年后MMR率维持在70%以上,而博舒替尼组仅40%。

  对比其他二线TKI:

  泊那替尼:在PACE研究中,对≥2种TKI耐药患者的MMR率为23%,但3级以上动脉血栓事件发生率高达15%-20%,而阿西米尼组仅为2.1%。

  奥马西他辛:作为非TKI类药物,其MMR率约20%,但需皮下注射且治疗周期长达2年,患者依从性较低。

  耐药机制突破:变构抑制的广谱活性

  传统TKI通过竞争ATP结合位点抑制BCR-ABL1激酶,但T315I等“看门人突变”通过空间位阻导致药物失效。阿西米尼通过模拟肉豆蔻酸与肉豆蔻酰口袋结合,诱导激酶构象改变,从而阻断催化活性。临床前研究显示:

  阿西米尼对T315I突变细胞的IC50值为0.3 nM,是传统TKI的1/1000;

  对F317L、V299L等复合突变细胞的抑制率达70%,而达沙替尼仅30%。

  在12例T315I突变患者的临床试验中,阿西米尼单药治疗使67%的患者BCR-ABL1转录水平下降≥3 log,且无患者出现疾病进展至急变期。

  安全性优势:降低治疗中断风险

  传统TKI的脱靶毒性(如SRC家族激酶抑制)常导致骨髓抑制、液体潴留等不良反应。阿西米尼通过特异性靶向肉豆蔻酰口袋,显著降低了此类毒性:

  血液学毒性:阿西米尼组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3%,低于博舒替尼组的35%;

  非血液学毒性:阿西米尼组腹泻发生率8%,显著低于博舒替尼组的45%;恶心发生率14%,低于泊那替尼组的30%;

  治疗中断率:阿西米尼组因AE导致停药的比例仅7.7%,而博舒替尼组达26.3%,泊那替尼组更高达35%。

  长期生存获益:5年总生存率突破90%

  ASCEMBL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,阿西米尼组5年总生存率(OS)估计值达92%,显著高于传统TKI组的83%。对于加速期/急变期患者,阿西米尼联合化疗方案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8个月,较历史数据提升60%。此外,阿西米尼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(EORTC QLQ-C30)较基线提高15分,而博舒替尼组仅提高5分。

  阿西米尼asciminib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,商品名为:LuciAsc(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)。如需购买阿西米尼仿制药,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下单。www.ingpharma.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,若有任何疑问,请咨询ING药房客服。

微信号:ingpharma2 (长按可复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