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非佐米、来那度胺、地塞米松组合治疗BTKi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真实效果
发布时间:2024-11-27
套细胞淋巴瘤(MCL)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淋巴增殖性肿瘤,中位生存期通常仅为3-5年。尽管近年来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BTKi)如伊布替尼等在治疗MCL中显示出较高的活性,但BTKi治疗失败后的患者预后极差,预期生存期往往仅剩几个月。因此,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对于这类患者至关重要。
本研究旨在评估卡非佐米(Carfilzomib)、来那度胺(Lenalidomide)和地塞米松(Dexamethasone)组合(简称KRD)对复发/难治性(R/R)或对BTKi不耐受且需要治疗的M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。
研究方法
本项II期临床试验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进行,共纳入了来自意大利11个中心的16名符合条件的MCL患者。所有患者均曾接受过至少一种BTKi治疗并失败,或因其他原因不耐受BTKi治疗。
患者接受KRD组合治疗,具体方案为:卡非佐米静脉输注,来那度胺口服,地塞米松口服,按照预定的剂量和疗程进行。治疗的主要评估指标为12个月总生存期(12个月OS),同时观察总体缓解率(ORR)和不良事件(AE)发生率等次要指标。
研究结果
· 生存情况:中位随访时间为2.37个月(95% CI 0.92-6.47),12个月OS为13%。这一结果远低于预期的疗效标准,表明KRD组合在延长这类患者生存期方面的效果有限。
· 疗效评估:总体缓解率(ORR)为19%,意味着仅有少数患者获得了疾病缓解。这一结果也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目标。
· 安全性:3-4级不良事件(AE)发生率为35%,表明KRD组合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带来较高的毒性风险。具体的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学毒性、胃肠道反应等。
本研究结果表明,KRD组合治疗BTKi复发或难治性MCL患者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,且毒性较大。尽管该组合在某些患者中可能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,但整体上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和安全性目标。因此,对于这类患者,需要继续探索新的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本研究的结果也提醒我们,在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时,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,以及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平衡。
伊布替尼仿制药已在印度、孟加拉、老挝等上市,有孟加拉耀品国际的BUTINIB、孟加拉珠峰制药的Ibruxen、老挝东盟制药的Emlutini、孟加拉碧康制药的Ibrutix、印度NATCO制药的Ibrunat、孟加拉伊斯达制药的Ibrucent、孟加拉齐斯卡制药的Brutini,如需购药,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下单,www.ingpharma.com是印度全球药房(ING药房)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,若有疑问,可咨询ING药房客服。